2019年苏教版六年...
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(3)
更新时间:2023-12-07 14:48:51
  • 六年级
一、选择题
二、填空题
三、现代文阅读

5、

  野菊花

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?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?也许,它们不惹人注目,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。

我特别喜爱野菊花。记得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,一年秋天,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,来到一处山坡上,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。它们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那小小的黄色花朵,好看极了。可当它们没有开花的时候,人们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。秋天,一旦开花,它们就很美,美得自然,美的朴实。野菊花没有兰花的芬芳,更没有牡丹的富贵。但野菊花生命力很强,花期也长,到了深秋初冬时节,百花凋谢,它们却依然开放。

外婆告诉我,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。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,不小心滑了一跤,脚上擦破皮,出血了,我直叫痛。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,挤出汁,敷在我的伤口上。我觉得清凉清凉的,不几天伤口就好了。外婆说,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。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,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,还真管用。外婆又说,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,治感冒。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。

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,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。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。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。我喝过红茶、绿茶,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。泡了一杯,尝了一口,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,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。

野菊花土生土长,无所需求,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。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。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?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□ 不求索取 □ 只是给予 □ 给予 □

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

【1】对第二自然段段意概括最准确的是( )

A.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。

B. 我喜爱野菊花朴实的美。

C. 我喜爱野菊花的朴素和顽强。

【2】第五自然段中“□”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,,,。 B. , , , …… C. ,,、。

【3】把反问句“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?”改为陈述句,正确的是(  )

A. 我觉得人不需要有野菊花的精神。

B. 我觉得人不能不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。

C. 我觉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。

【4】对选文的中心思想,概括的最确切的是( )

A. 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及用途,赞美了野菊花朴实、顽强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表达了“我”愿向野菊花学习的美好愿望。

B. 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,说明了野菊花的广泛用途。

C. 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及用途,赞美了野菊花的顽强生命力,表达了“我”喜爱野菊花的思想感情。

  • 现代文阅读
  • 难度:较难
  • 下载
  • 收藏
四、文言文阅读

6、

  师旷论学

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“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!”

师旷曰:“何不炳烛乎?”

平公曰:“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”

师旷曰:“盲臣安敢戏其君乎?臣闻之: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炳烛之明,孰与昧行乎?”

平公曰:“善哉!”

(注释)

①师旷:春秋时代晋国乐师。他双目失明,仍热爱学习,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。

②炳烛:点烛,当时的烛,只是火把,还不是后来的烛。

③孰与:相当于“……跟(与)……哪个(谁)怎么样?”。

④昧,黑暗。

【1】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。

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( )

A. 安全 B. 哪 C. 平安

【2】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( )

A. 吾年七十——年方十八

B. 臣闻之——如日出之阳

C. 善哉——积德行善

【3】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。译文:少年好学,好像初升的太阳

B. 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。译文:壮年好学,好像正午的阳光

C. 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译文:老年好学,好比举着蜡烛走路。

【4】翻译句子“ 炳烛之明,孰与昧行乎?”正确的是( )

A. 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,究竟哪个好呢?

B. 点上蜡烛照明不比在黑暗中走路好吗?

C. 点上蜡烛照明比在黑暗中走路好。

【5】这则短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( )

A. 少而好学 B. 老当益壮 C. 学无止境

  • 文言文阅读
  • 难度:较难
  • 下载
  • 收藏
五、信息匹配